ZB-二六型轻机枪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这就解决了射手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敢于紧扣扳机密集射击。随着密集的扫射,冲在前面的日军士兵纷纷倒下,后面的鬼子兵迅速卧倒。卧倒的鬼子并不是怯战,而是在等待时机。
日军情报机构的工作效率世界闻名,他们不像有些国家,比如中国,在某一阶段只对某一阶段的相关情报感兴趣,有针对性地窃取需要的情报。日本人不是,他们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拾到篮篮里都是菜。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所谓情报,比如中国哪位将军的姨太太喜欢红杏出墙,哪位政客的老婆生孩子正急着找保姆,经过他们的专家一分析一研究,就成了颇有价值的情报。他们能够迅速地把这些情报转变成实际行动,那位姨太太身边很快就会出现一位翩翩少年,政客家里也会被安插进一个勤快的保姆。
“九一八”事变前,日军情报机关已经对东北军的武器装备了如指掌,他们清楚地知道从一九二七年开始东北军就大量进口捷克机枪,那时候他们就研究了ZB-二六轻机枪的优劣,并且使部队掌握了克敌制胜的办法。此时卧倒在三七零高地半山腰的鬼子都知道正在向他们射击的捷克轻机枪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弹夹容量过小,一次只能装二十发子弹。二十发的装弹量意味着,密集扫射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就必须更换弹夹,也就是说捷克轻机枪的火力越猛,弹夹更换就越频繁,火力中断次数就越多。他们等待的就是对方机枪更换弹夹所造成的射击间歇。一旦这种射击间歇出现,他们就一跃而起,飞快地向前跃进十几米,然后不管对方是否重新开始射击立即扑倒在地,利用头顶的钢盔作掩护,头也不抬地等待下一个间歇。日军利用这种方法像橄榄球场上的攻方队员一样阶段式前进,逐渐接近了守军的阵地前沿。下一步他们就要像匍匐前进的猎豹一样,在距离猎物足够近的地方发动最后一跃,猛扑上去,咬断猎物的脖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