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若云的二叔关者轩一家抗战胜利后不久就回东北去了。
关者轩就像附着在兽皮上的毛一样依靠东北军这张皮生存,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东北军被肢解以后,关者轩的被服厂立刻没了生意,这几年惨淡经营,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吴老板布店的房子早就不能白住了,东北军一散,唐峻耀一走,吴老板便隔三差五找关者轩念叨,什么他的生意不好做呀,急需要钱进货呀,欠人家的账没钱还呀,每次念叨到最后,总是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关者轩。关者轩是要面子的人,次数一多脸上就绷不住了,总不能等人家真变脸扫地出门吧?俩人一算账,关者轩愣住了,吴老板不但要收现在的房租,以前的房租也得补交,不但得补交自家的,还得连唐峻耀、关安轩两家没交的一块补交齐。有心跟吴老板理论吧?住房缴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官司打到哪儿都不在理。关者轩只好忍气吞声花钱免灾。这样一来,关者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工厂,只能关门大吉。工厂倒闭以后,关者轩凤凰变乌鸡,和儿子关之洲在街角开起了一个茶馆,做起了迎来送往的生意,不敢说顾得住两口子的吃喝,至少还不至于饿死。
胜利之后,关者轩迫不及待地关了他的茶馆,收拾收拾行李准备回东北老家。关者轩临行的时候多次劝说侄女儿带着泉荃娘俩和他们一块儿回去,他说老家这些年虽然被小日本糟践得不成样子,但好歹总还有几垧地,吃饭穿衣总还是有保证的,咋说也比流落在外乡好。
其实不用二叔劝说,关若云从日本投降那天起就动了回老家的心思。儿时的记忆像一张张画片儿那样在她眼前翻过,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扣人心弦,那么的让人愁肠百结。她已经很久没有吹她的鹿角号了,结婚之初,她沉浸在极度幸福中,把鹿角号给忘了,鹿角号挂在墙上落了一层灰尘。愁肠百结的关若云把鹿角号拿下来,擦干净,呜呜地吹起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泉荃看出来她的心思,默默地坐在她旁边,凝神静听她那呜呜咽咽的号声,嘴里小声地哼着歌词,和她一起沉浸在思乡的情怀中。在他眼前出现的是南京水西门外的池塘,莫愁湖里的荷花。呜呜咽咽的号声停止了,泉荃手抚着妻子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想老家了,想爷爷了,是不是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