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九四二年,竞存中学在菩萨山开垦了二百多亩荒地。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不但满足了竞存中学的需要,而且可以运出一部分供给竞存小学,他们真正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时候,关若云已经长成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她的脸庞红润了,她的身体壮实了,她的大眼睛还是那样天真无邪,天真无邪中经常流露出的是探索和坚毅。在菩萨山开荒种地的两年多里,她读了一些进步书籍,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张寒晖给她看的,革命道理大部分都是张寒晖讲给她听的。她知道了她敬爱的张老师的真实身份,知道这个带着眼镜温文尔雅的老师原来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是一位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在竞存学校的特别支部的特支书记。当她知道了张老师的真实身份后,青春和理想在她心中萌动起更加热烈的激情,就像有一股炽烈的熔岩在她心里奔腾,只要冲破盖在头顶的那层薄薄的地壳,就会喷薄而出。她迫切地想到延安去,她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她能穿上军装,扛起步枪,到抗战前线去杀敌报国。关若云想不到她朝思暮想的这一天竟然由于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突然降临到她身上。
那天,学生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经过两年的建设,菩萨山半山腰的坡地上已经建成了六间干打垒教室和六间师生宿舍,竞存中学这时实行轮流上课制度,每天总有一半师生在地里劳动。突然山外开进来一个连的国民党军队,据带队的连长说,他们是奉战时垦殖区的命令前来搜查的,说竞存中学借勤工俭学为名,私藏枪支弹药,图谋不轨。随即就强行把师生们赶出教室进行搜查。很快他们就搜出了两支汉阳造步枪。连长冷冷地说:“这就是图谋造反的证据。一个学校不好好办学,竟然私藏枪支?垦殖区勒令你们一个月内迁出菩萨山,否则以破坏抗战论处。”